亚博足彩

图片
长者专区
开启无障碍
长者专区> 政策文件> 正文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渭南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意见的通知

来源: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11-06 16:12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渭南高新区、经开区、卤阳湖、华山景区管委会:

《渭南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1月2日

渭南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意见

为推进全市现代服务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升全市工业化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加快滑南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省、市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打造“三地一中心”为目标,以追赶超越为主基调,以业态创新为主旋律,按照系统化思维,通过政府支持、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全力打造附加值高、就业面广、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不断提升我市现代服务业综合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

2016年,我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90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5%。到2020年末,力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50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较2016年提高5-7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位于全省前列,现代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二、着力发展重点领域

结合我市资源现状、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实际,进一步明确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集中力量推进,力争通过重点领域的率先突破,带动全市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一)金融服务业。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探索组建地方农村商业银行和总部在渭的黄河金三角区域性银行。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助保贷”业务,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达到1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达到30家。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规范股权投资,提高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推动我市3家以上龙头骨千企业到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推动我市25家以上中小微企业在“新三板’和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城投基金等各类投资基金达到300亿元,发行债券总量达到500亿元。大力发展保险业,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到2020年末,贷款规模达到1800亿元,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市金融办牵头,人行渭南市中心支行、市银监局、市发展改革委等配合)

(二)现代物流业。围绕渭南主城区陆路口岸,加快建设市区综合商贸物流园、渭南铁路物流港、潼关现代物流港、华州区物流园、大荔铁路物流园、白水苹果物流港、卤阳湖航空物流等物流基地园区完善物流货运站点和配送网络,建设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物流集散中心和物流集散基地。鼓励运输企业延伸服务链,培育集仓储、加工、配送、交易、信息、多式联运为一体的龙头企业10家以上。引进培育一批知名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大力支持国内知名物流公司进渭入园,引导本地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快速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组织实施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市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等配合)

(三)电子商务。加快培育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到2020年,打造培育2家以上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5家以上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积极培育20家以上本土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功能性中心。鼓励企业依托地方优势产业或知名品牌开展网络营销,鼓励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经营。充分发挥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作用,加快培育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到2020年,电子商务在社会经济各领域广泛应用,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市商务局牵头)

(四)科技信息服务业。推动科技与研发设计创新体系建设,扎实做好“双创”工作,积极申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实施创新争先行动计划。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科技研发、工业设计、软件设计、咨询策划等服务,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加强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建设,建立渭南科技创新发展基金,组建创新创业联盟。深入推进大荔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省市共抓示范县工作,加强白水省级创新型县市试点,构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5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40 家,科技专家大院50个,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1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强力推动蒲城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县和省级创新型县市试点工作,建设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完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运用大数据技术,搭建社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实施“互联网+”带动战略,推动互联网与装备制造等优势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市科技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网信办等配合)

(五)商贸流通业。加快打造以高端商业综合体为核心、社区商业为基础、商业一条街为支撑的城区商业服务体系,形成以城区为龙头集镇为骨干、农村社区为终端的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特色商贸流通网络。科学规划布局城乡市场网点,突出抓好城市商业综合体、国际会展中心、城乡连锁超市、家居建材市场、商品物流配送中心、汽贸城、特色美食商业街区建设。鼓励住宿餐饮服务业以“老字号”品牌、商标等知识产权作为资本出资,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支持本土商贸流通企业兼并重组,增强企业竞争力。积极推动物联网、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标签等技术在商贸流通领域的应用,推进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市商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等配合)

(六)文化产业。组建渭南文化产业投资公司,设立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培育体现“华山风骨、渭水襟怀精神,反映渭南发展成果的“大戏、大片、大剧、大作”。加强秦腔,迷胡、老腔、阿宫腔、碗碗腔、同州梆子等地方剧作艺术创作,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整合文化资源,通过文化开发、整合提升、历史复原等创新手法打造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培育发展数字传媒、动漫设计、广告会展、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建设一批中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5%以上。(市文化广电局牵头,市文物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等配合)

(七)旅游业。以打造“华夏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依托资源要素禀赋,突出空间均衡、优化配置理念,构建体现华夏形象和文化根脉的华山旅游核心区,东府特色和现代时尚综合功能的中心城市旅游区,形成山水林泉绿色养生的秦岭生态旅游度假带、黄河精神的风情旅游带、古城·陶瓷·汉字·酒·唐陵文化特色的滑北人文旅游带、革命老区·通用航空特色的西部红色文化及航空旅游带等四大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渭华宜居宜游生态区、大华山旅游度假区、潼关古关文化区、黄河湿地《诗经》与同州文化区、蒲城唐陵文化区富平红色及陶艺文化区、西部航空体验区等十大旅游产业聚集区,形成“一核一心四带十区”产业发展格局,重点打响华山国际、关中水乡、旅游城市、唐陵文化、红色系列等五大品牌,重点拓展旅游与农业、工业、城镇、体育、健康、教育、文化、林业、商务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市文物旅游局牵头,市文化广电局、市城乡规划局等配合)

(八)房地产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建立保障房和商品房“双轮驱动”的住房供应体系,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科学合理规划保障房建设,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完善保障性住房信息系统,健全建设、分配、管理、退出制度,满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需求。支持自住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不断改善和提高居民的住房条件及居住水平。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物业管理和中介服务,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市住房和建设局牵头)

(九)民生服务业。继续加大财政对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等支持力度。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养老机构、参与公办养老服务设施的运营,开发养生保健、康复疗养等大健康产业项目,打造全国健康养老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家政服务,推进社区安保、医疗、保洁维修、配送服务等业态发展,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和各类大中专学校毕业生进入家政行业就业创业。推动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用品销售业、体育场馆服务业和体育培训、咨询和中介服务业发展,培育一批示范效应明显的体育企业,打造体育品牌赛事,建设鲜明特色的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引导体育消费优化升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和计生局、市体育局等配合)

三、组织保障

(一)充分运用三项机制

1.鼓励激励机制方面。对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市级各有关部门承担的现代服务业指标年度增速位于全省前3位的,在全省范围内探索出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进经验的,经市考核办、市服务业办认定,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

2.容错纠错机制方面。因国家有关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等宏观因素影响致使重点行业发展未能按期完成目标任务的,在推进现代服务业各个行业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探索性失误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中因着眼于提高效率进行容缺受理、容缺审查出现一定失误或偏差的,经市考核办、市服务业办认定,可以对责任单位及负责人进行容错纠错

3.能上能下机制方面。各县(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低于5%的,市级各责任单位负责的现代服务业指标增速处于全省后三位的,一个季度预警,两个季度约谈,连续三个季度进行组织调整。

(二)加大政策保障和工作力度

1.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财税政策扶持。通过拨改投设立一定规模的市级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市服务业办(市发展改革委)提出年度计划,该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我市现代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企业发展,今后并视财力情况进一步增加。各县(市、区)也要设立一定规模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减轻现代服务业企业负担。

2.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着力打破行业垄断,消除市场壁垒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降低门槛,建立健全公开、平等、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培育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主体。严格规范现代服务业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收费行为,促进公平竞争,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和经验做法,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3.加强现代服务业统计工作。建立推进现代服务业联席会议制度,各有关单位根据工作任务科学制定方案抓好落实。市考核办、市政府督查室、市发展改革委、市统计局组成联合考核组,强化定期考核。市统计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现代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加强对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的统计监测,通过科学的统计,全面、及时、准确反映全市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情况和各行业具体发展情况,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4.加强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对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工作分工,落实责任,做好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服务业办要加强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各县(市、区)也要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共同推动我市现代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