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古城一角
记者 李二娟/文 彭一鹏/图
每一座古城,都有一段绵延不绝的历史。
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韩城古城南临澽水,西依梁山,山水环抱,南北长达千米,东西宽约800米,是陕西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城内百余座古建以元、明、清时期的建筑居多,同时还分布着770余栋有历史价值的古民居,是全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之一。
秋分过后,微风凉爽。9月23日,记者漫步于韩城古城,观古建、寻古味,探寻这座古城的文化传承发展之路。
穿过古城南门,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进入了历史的大门。青石路面、青砖灰瓦,两层楼式的明清砖木结构,烙有历史印迹的石雕木刻,让这些依街而立的建筑古色古香,尽显北方古城韵味。
沿街随处可见石碑、石鼓、石兽、石臼、石马、拴马桩等,无不流露着韩城曾经的富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行走其间,精美的砖木花雕、兽头石像,以及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一股厚重质朴的气息扑面而至,恍惚看到旧日闹市的盛景。
在人气满满的文庙里,有一条南北长200米的中轴线,以照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等建筑构成,层层递进的院落,庙学结合,是研究地方文庙建筑的典范。从文庙后门出来,就是“监察幽明,保安黎黍”的城隍庙,这里的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雕饰精美华丽、金碧辉煌,蔚为壮观。还有龙、走兽、狮子、花卉等雕刻,工艺之精湛令人惊叹。
保护古城风貌,留住根脉乡愁。
20世纪80年代初,韩城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保护古城、建设新区,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决策,在古城以北台塬进行了新城区建设,同时对古城进行了全面保护。1991年,韩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成立,制定了《韩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管理办法》;2022年6月,韩城市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务中心,专职负责历史文化名城的各项保护管理工作。
如今,韩城古城保存有文庙、庆善寺、毓秀桥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东营庙、金塔等1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城新、古城古、一桥分内外、金塔赏古今”的格局基本形成。
在保护古城整体风貌的同时,韩城市持续完善古城基础设施,2017年,对金城大街、草市巷进行街巷环境提升;2019年,改造古城环城南路……
“古城里不仅水、电等设施齐全,且文化气息浓厚,住着方便、安逸、舒适。”在韩城古城居住多年的79岁老人张修成说。
如何让古建筑“活”起来,获得新的生机?
“古城要有活力,还得引人来,这需要丰富的业态和体验场景。”陕文投韩城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在保护历史文化过程中,韩城市注重活态传承,通过文旅融合,实现古街区的活化利用。
近年来,韩城市充分依托古城资源优势,立足地域特色,创新发展路径,以节庆引人气,以活动促升温,精心策划了特色鲜明、亮点纷呈、参与性高、趣味性强的系列文化旅游活动,着力打造融合历史人文与现代气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典范样本,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史记》是韩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韩城市充分利用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古城文化业态,增加旅游的文化厚度。在史记文化街区,建成开放了集换装体验、场景体验、游学体验、非遗体验于一体的史记艺术馆、史记体验馆等主题场馆;开辟了史记大讲堂、“寓教于乐”史记小课堂、史记新玩法主题营等品牌活动;推出了“史记里”灯光秀和行进式演出,将街区与科技巧妙结合,打造出一幅集景、光、影等于一体的沉浸式绚丽画卷,不断聚拢街区人气指数。
同时,韩城市围绕“以节聚势、以节赋能、以节惠民”,精心策划开展“迎中秋·颂国庆·趣韩城”“社火闹古城龙腾韩城年”“金龙韩城闹元宵”等系列特色品牌活动,以及百人汉服巡游、社火展演、实景接亲抛绣球、舞龙舞狮、文庙祭孔仪式等亮点活动,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消费要素集聚,为古城增色添彩。
夜幕降临,整座古城华灯闪耀,散发着历史与时尚融合的独特魅力。在史记体验馆,几名外地游客通过智能机器人了解司马迁和《史记》;美食街区人声鼎沸,花椒凉皮、辣子疙瘩等特色美食摊位前坐满了食客;状元府的情景剧演出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
韩城古城的精彩,远不止这些,挑个闲暇的周末,和家人一起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