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足彩

图片
首页/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营商环境 / 正文

改革赋能 项目审批跑出渭南“加速度”

记者 姜晓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我市紧紧围绕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等重点任务,不断转变工作作风,以无畏的决心和创新的举措,持续在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域深耕细作,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跑出了为民服务的渭南“加速度”。

“您好,请问我们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批需要走哪些程序?”4月17日,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服务大厅内,前来咨询的侯先生向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投资项目科工作人员雷雨瑶询问。

雷雨瑶面带微笑,热情细致地解答:“您好,初步设计审批有统一的清单,我先打印一份给您参考。您可以按照清单准备资料后,上传至陕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提交后如果还有任何问题,我们会在两个工作日内给予详细反馈。正常情况下,5个工作日内就能完成项目备案手续。”清晰的解答、耐心的服务,展现出行政审批部门高效便民的工作风貌。

“没想到进展这么顺利!”谈及项目审批经历,侯先生竖起大拇指,“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办事效率太高了,10个工作日就完成了两个阶段的审批,项目顺利立项了。这可比我们预想的足足快了近半个月!如今咱渭南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处处为企业着想,真正帮我们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必须点赞!”

自2025年市级重点项目手续办理工作启动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理论学习成果深度融入改革实践,以“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减跑动、优服务”为核心的“四减一优”审批模式,成为破除传统审批壁垒的有力武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24年底,中国铁建投资集团西北区域总部投资总监李伟来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办理合铜、澄韦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审批手续。这一项目创新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匝道等路域闲置土地资源建设光伏电站,将阳光转化为“绿色收益”,是渭南市首个同类型新能源项目。

“作为新兴领域项目,当时相关审批政策并不明晰,但它对渭南新能源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投资项目科科长杨博介绍。接到项目后,他们迅速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深入研究政策文件,精准核实项目建设地点、规模等关键信息。通过主动靠前服务、跨部门协同联动,原本复杂棘手的审批流程被高效打通,用最短时间为企业办结全部手续,以实际行动为重大项目落地保驾护航。

“去年10月14日,我们电话咨询项目审批事宜,在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悉心指导下,10月16日到现场办理,10月17日就顺利办结了!”谈及办事经历,李伟难掩赞叹,“这样的‘渭南速度’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让我们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项目建设中。”

近年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深化改革为抓手,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全力推进政务数据共享,打破部门信息壁垒。企业办事时,营业执照、资质证明等材料可通过系统一键调取核验,实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从“反复跑”到“一次办”的转变,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效率。该局还以“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减跑动、优服务”为核心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在服务大厅设立综合窗口,整合分散的审批职能,企业只需“一窗提交”,后续流程由内部协调流转,简化办事程序。同时,加速建设线上审批平台,打造24小时“不打烊”服务,企业办事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材料上传、进度查询。

此外,我市紧扣“要素跟着项目走”理念,摒弃“一刀切”模式,针对项目特性定制“一项一策”方案,强化部门要素联动。通过系列改革举措,我市连续5年实现市级重点项目市域内手续3月底前全部办结,为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争取时间,将政务服务效能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4月的渭南春意盎然、繁花锦簇,各大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热火朝天,一个个重点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为渭南的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我市在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道路上,奋力跑出渭南“加速度”,为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按下“快进键”,奏响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