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足彩

图片
首页/ 政府公报 / 正文
渭政办发〔2020〕65号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渭南市激发消费潜力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若干措施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渭南高新区、经开区、卤阳湖、华山景区管委会:
  《渭南市激发消费潜力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若干措施》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7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渭南市激发消费潜力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扩大商品消费,激发市场活力,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市场消费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陕政办发〔2020〕1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措施。
  一、促进消费回补
  (一)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采取灵活方式,有序提前安排干部职工年休假,休假程序按有关制度执行。休假期间鼓励在市域内消费,不建议去疫情高风险区,不建议出国出境。〔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二)支持提振餐饮消费。鼓励行业协会和餐饮企业顺应消费新理念,在知名网络平台设立陕菜品牌示范店推广专区,引导品质消费、特色消费,助力餐饮企业恢复发展。举办“陕菜味道·渭南美食”主题活动和啤酒节、美食展、厨艺大赛等系列活动,带动美食美味、旅游住宿、休闲娱乐等延伸消费。〔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供销合作社按职责分工落实〕
  (三)产业融合振兴发展。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发展行动,大力发展粮油、果蔬、现代中药、畜禽产品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集聚化、规模化和效益化。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规划建设1个与当地主导产业相关联的特色小镇、民俗生态小镇和运动休闲小镇,举办与其相配套的展销、文娱活动,促进农商文旅内涵深度融合,外延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二、鼓励汽车消费
  (四)鼓励汽车消费更新。认真落实国家政策,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续至2022年年底。全面落实《陕西省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加大新能源公交车替换力度。鼓励汽车经营龙头企业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新业态新模式新渠道。鼓励老旧汽车淘汰报废更新、农村车辆消费升级。〔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五)促进汽车便利交易。认真落实国家政策,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从2020年至2023年年底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促进二手车加快流通。推广建设二手车交易登记监管信息系统,推动二手车交易规范发展。〔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六)支持金融汽车消费。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创新汽车金融消费信贷产品,适应多样化汽车消费需求。优化产品定价、简化抵押贷款等业务办理流程,方便汽车消费。规范汽车金融服务费收取,保障消费者权益。增加授信额度,加快放款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促进汽车流通企业健康发展。〔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渭南银保监分局、市金融办、人行渭南中心支行、市税务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七)强化汽车消费基础。加快推进城市便利加油站建设。将新建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用地需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推动具备条件的县市区使用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停车场、充电站。支持建成小区停车位改造扩容,新建小区依据规定比例配置停车位。〔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八)规范汽车消费市场秩序。严格落实《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17年第1号),加大汽车市场监管力度,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强化部门配合协作,严厉查处违法违规问题。落实属地化监管服务责任和供应商、经销商主体责任,切实做好汽车销售及其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推动汽车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渭南银保监分局、市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三、发展直播电商
  (九)加快布局直播电商。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模式,开展农产品网销直播系列活动。发挥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中心作用,开设直播带货培训和云课堂,指导电商协会定期举办网红经济、直播电商基础知识培训和直播电商技能大赛。打造网红产业园区和网景小镇,引进知名电商直播机构入驻,带动壮大我市直播电商市场主体。推进实施“四个一”工程,打造10个特色产业直播电商网络流量基地,培育100名网红带货达人,推介1000种特色产品,开展1万场带货直播。〔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合作社按职责分工落实〕
  (十)支持直播电商扶贫。建立“直播+扶贫+产业”的电商扶贫新模式,帮助农民增收,助力贫困人口脱贫。鼓励我市直播电商企业参与消费扶贫,通过直播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我市优质农特产品线上销售。利用电商孵化中心直播间,为农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直播培训,提升直播技能和运营技巧,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交易,让优质农产品直达城市餐桌,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民增产增收。〔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合作社按职责分工落实〕
  (十一)“直播+夜经济”融合发展。借助直播电商的“带货”优势,鼓励电商企业、个人网店与抖音、快手开展合作,主销本地特色产品,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商场超市建立线上交易平台,发展“网上综合超市”,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餐饮、购物等导购服务,提升夜间线上消费体验。组织开展网红达人夜消费直播活动,带红一批网红旅游、美食、夜景打卡点,提升夜间消费人气和流量。〔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合作社按职责分工落实〕
  四、激活新兴消费
  (十二)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加强夜间街区规划,加大亮点活动策划,提升改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餐饮集聚型、文体消费型、便利服务型、百姓生活型夜间经济集聚区。支持大型零售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创新经营模式,延长营业时间,开展夜间时段特色促消费活动。把体育健身、传统戏曲文化、点亮旅游景区和夜间消费活动相结合,在全市培育发展50个夜间经济示范点位,提升夜间经济活力。〔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十三)推动商街提升改造。鼓励各县市区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和地域特色,对现有集餐饮、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步行街区和以文化旅游、特殊商品、美食、老字号等为重点的专业性消费步行街进行提升改造,有重点的挖掘培育一批弘扬非遗文化、承载城市记忆的“老渭南”特色小店,优化运营板块布局,创造优良消费环境,提升企业营销水平,以高度集中的商业及服务设施吸引客流,促进市场消费。〔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十四)创新发展电子商务。探索并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推动电商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和产品培育、电商人才培训、电商扶贫体系等产业链发展,促进电商与网络配送、快递服务融合发展,鼓励农产品网络销售企业在知名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特产馆。〔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合作社、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十五)提升文体健康消费。实施“舒心欢乐”旅游市场消费振兴计划,推出系列高品质旅游产品。鼓励各县市区发放文化、旅游和体育惠民电子卡,促进文化演出、旅游景区和健身休闲消费。鼓励各县市区出台健康消费支持政策,创新开展健康消费促进活动,推动健康服务 消费提质扩容,更好满足居民健康生活消费需求。〔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十六)扩大进口商品供给。积极指导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鼓励外贸企业与国内采购商加强对接洽谈,利用线上线下各类展销活动推广宣传优质出口产品,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支持引进和培育跨境电商服务企业,鼓励企业扩大跨境电商商品进口规模,丰富进口产品品类,提高进口商品进超市覆盖面,提升综合消费能级。〔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商务局、市贸促会、渭南海关按职责分工落实〕
  五、增强消费信心
  (十七)积极开展促销活动。紧抓消费旺季,组织开展“激情夏日·畅享生活”促销活动,指导重点商圈、特色商街、大型商场、大型餐饮企业、大型家居生活馆开展满减优惠、买一赠一、积分返现等各类营销活动。鼓励组织策划跨行业商贸企业共享场地、广宣资源,联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会展、展销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消费氛围。〔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十八)加强市场形势研判。强化商贸经济月度、季度分析,及时掌握市场发展新情况、新动向。做好消费市场动态和异常波动跟踪监测,准确、及时报送信息,提高市场运行分析质量和水平,及时发布市场信息预测、预警,保障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市商务局、市统计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十九)建立消费信用体系。以优化商务信用环境为目标,深入推进商务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诚信宣传,着力营造商贸流通领域“讲诚信、守信誉”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商贸流通业诚信经营意识和信用意识,促进全市商务经济健康发展。〔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二十)持续净化消费市场。巩固深化守护消费专项行动,聚焦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合同格式条款、网络购物、群体消费等重点领域,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全面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六、优化市场环境
  (二十一)“异业联盟”实现共赢。鼓励商贸流通领域不同行业联合组成“异业联盟”,联盟内各商业主体之间线上线下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紧密配合、相互支援、相互引流,共同抗击疫情影响,实现共赢。〔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二十二)营造活跃市场氛围。疫情期间,城市管理坚持柔性执法,在不影响人行通道、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允许临街店铺出店经营,允许大型商场适度占道促销,允许在居民居住集中区设立临时摊点摊区开展各类消费促进活动,允许流动商贩在一定时间和区域占道经营。优化街面交通管理,免费开放公共停车场。〔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城管执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二十三)优化公共服务配套。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线路设置,做好公交运输的服务保障工作,在必要时加密运行班次,延长运营时间。充分考虑便民市场、临时市场,特别是夜间经济特点,完善提升临时水电气供给、污水收集排放、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理、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二十四)强化金融助企纾困。各金融机构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快对流动资金困难的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以变更还款安排、延长还款期限、无还本续贷等方式,对到期还款困难企业予以支持,不得随意抽贷、断贷、压贷。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要适度降低或减免担保费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增信、融资担保服务。〔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金融办、渭南银保监分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落实〕
  附件:1.渭南市繁荣夜间经济实施方案
     2.渭南市直播电商发展实施方案
  附件1
渭南市繁荣夜间经济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市夜间经济发展,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消费需求,根据《陕西省商务厅关于加快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实施意见》(陕商函〔2020〕18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分类培育”原则,加强商旅文体娱融合发展,丰富夜间市场供给,完善夜间公共服务,优化夜间营商环境,营造开放、有序、活跃、安全的夜间经济环境,培育夜间观光游憩、特色餐饮、时尚购物、文化体验、健身娱乐五维夜间消费产业体系,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增长,努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优化空间布局
  (一)打造夜间经济聚集区。按照重点培育和示范引领相结合,在老街、信达广场、仓程路、高新区新区东路等4个城市地标商圈,围绕特色美食、现代时尚、商务休闲、便利服务、百姓生活等主题,打造业态吸引力强、创新引领作用显著的夜间经济聚集区。鼓励大型零售企业管理机构(商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开展夜间时段特色促销费活动。积极争取省级夜间经济示范项目,对夜间销售额大、引领示范作用明显的夜间消费聚集区或大型零售企业管理机构(商会)给予一定的补贴。〔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体育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二)积极推动步行街提升改造。各县市区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和地域特色,提升改造1个集餐饮、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步行街区,或以文化旅游、特殊商品、美食、老字号等为重点的专业性消费步行街区,优化业态布局,改善体验环境,提升运营水平,以高度集中的商业及服务设施吸引客流,激活消费市场。〔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三)完善夜间生活便利化服务设施。充分利用和提升各居民社区的配套商业和文化设施,根据居民需求,发展24小时便利店、夜市、深夜食堂等夜间经济服务点,重点优化夜间消费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便利居民夜间消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体育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三、发展多业态夜经济
  (一)商旅结合,发展“夜游”经济。充分挖掘我市丰富历史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以“寻找未曾发现之美”为主题,支持旅游景点开发夜间旅游项目,创新夜间演艺、节庆、灯光秀等活动产品,推出夜间特色休闲娱乐项目和夜游精品线路。〔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二)延长营业,发展“夜购”经济。鼓励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延长营业时间,开展“不打烊”晚间促销活动,增加夜间特色消费项目。引导品牌连锁商超建设24小时便利店。设置临时占道经营规范区,放宽出店经营政策,助力商户恢复经营和经济复苏。〔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三)弘扬美食,发展“夜品”经济。深化“陕菜之都”建设,培育美食文化,推出“深夜美味”和“最美食街区”评选活动,打造一批“深夜食堂”,鼓励企业举办美食节、啤酒节、美食品鉴等活动;支持行业组织开展“名厨、名店、名菜”等各类评选活动;引导品牌餐饮企业延长营业时间,做大餐饮市场夜间消费规模。〔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城管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四)丰富供给,发展“夜娱”经济。规范发展KTV、电影院、电竞馆、健身房等一批经营服务场所,鼓励经营者引进露天汽车影院、电子竞技等特色娱乐活动;在公园增设体育健身设施和运动场地,满足市民体育消费需求,不断丰富体育健身和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支持利用公园、广场、体育馆等公共空间组织开展丰富的体育健身娱乐性活动,为市民提供丰富的夜间娱乐休闲运动选择。〔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体育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文化和旅游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五)组织引导,发展“夜文化”经济。组织一批戏曲、电影、音乐、读书、文艺表演等主题鲜明的夜间文化休闲活动。鼓励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延长开放时间,持续打造“华山书苑”、渭南城市书房惠民工程,逢重要时间节点、传统节日开放夜场参观,举办夜间文化、旅游活动。〔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繁荣夜间经济协调机制,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为召集人,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市城管执法局为成员单位,统筹推进全市夜间经济发展。
  (二)加强安全防控工作。制定保障夜间经济安全防控方案,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加强夜间巡控警力,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对属于大型活动安全许可范畴的活动,简化审批手续,提供高效安全服务支撑;各县市区建立夜间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营造安全有序的夜间消费环境。
  (三)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充分评估夜间经济特点,完善水电气供给、污水收集排放、餐饮油烟处理、垃圾分类收集等配套设施,确保相关经营活动规范有序、便民利民。市相关职能部门要牵头完善食品安全、卫生、质检、消防等管理措施和服务功能,切实提升夜间经济的城市管理保障水平。优化夜间经济街区附近公共交通线路设置、街面停车位管理等具体措施。
  (四)加强消费诚信建设。建立消费投诉、联动处理机制,鼓励线下商贸流通企业逐步推行“无理由退货”;强化信用约束和社会监督,实行“企业诚信自愿承诺+公开信用管理”模式,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强打击不诚信经营执法,督促经营者诚信守法。
  (五)强化舆论宣传引导。通过各类图文、视频,以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夜间经济示范街区的活动信息开展宣传推广。鼓励各类媒体对夜间经济商家给予广告宣传费用优惠。围绕消费者吃住行娱等消费活动,设计制作消费地图,广泛宣传推送,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在夜间休闲娱乐。
  附件2
渭南市直播电商发展实施方案
  电子商务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广泛的市场需求。我市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良好,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加快推动我市直播电商健康快速发展,助力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推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直播电商发展实施意见如下。
  一、实施直播电商的重要意义
  直播经济作为电商行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能更好的发挥交流互动功能,符合现代消费新需求,转化率高、营销效果好,已经成为电商发展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时指出:“电商,在农副产品推销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是大有可为的。”推进直播电商,对促进我市电商发展、培育电商新业态、吸引电商人才、形成电商发展聚集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目标
  以规范引导为基础,整合电商资源为路径,打造全国电商“果都”为目标,以电子商务产业“龙头引领、小微培强、园区承载、集群发展、全民应用”为宗旨,通过打造直播电商产业集群,推广全领域应用直播电商,培训专业直播人才和广泛开展直播电商大赛,把直播电商发展推向新的高潮。到2022年底,引进10家以上直播服务机构,培育5个直播电商聚集区,培育二十个以上本地“腰部网红”,实现网络零售额在2019年基础上翻一番。
  三、主要任务
  (一)培育一批直播主体。
  1.引导和鼓励本地电商企业做大直播业务规模,丰富网红资源,提高直播服务能力和运营能力,并鼓励本地优质直播电商企业成为各大直播电商平台官方认证的直播服务机构。〔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落实〕
  2.鼓励传统商贸行业主体开展直播销售。充分发挥线下实体销售与线上直播销售相结合,实现传统商贸行业转型升级。力争全市开展直播销售的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限额以上直播企业达到100家以上,产值超过5000万的标杆企业达到10个以上。〔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落实〕
  (二)打造直播电商产业集群。
  3.培育一批直播电商基地。加强正确引导,充分利用苹果、酥梨、柿饼、冬枣、葡萄等产业特色的块状经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合理规划、有序引导电商直播产业集聚和快速发展。打造一批直播电商基地,在相关行业、各县市区推动视屏内容制造、视频技术、直播场景等“一站式”直播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行业区域集群效应,打造“直播网红打卡基地”。到2020年底,全市打造3个以上直播基地。〔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按职责分工落实〕
  4.吸引和集聚各类优质直播主体。在全省率先打造网红产业园区和网景小镇,招引全国知名电商企业落户我市,引进知名的直播服务机构,电商平台、直播电商经纪公司、直播电商服务机构入驻,带动壮大我市直播电商市场主体。到2020年底,每个县市区至少引进落地一家电商知名直播企业或与一家电商知名企业达成协议,长期开展直播活动。〔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对外经济合作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三)推动直播电商广泛应用。
  5.直播电商应用于消费扶贫工程。加快直播电商在扶贫领域应用,通过直播电商引流带货,帮助贫困地区优质农特产品、滞销农产品线上销售,带动贫困地区增产增收。鼓励中小电商企业,通过网络直播将优质农产品输送到全国各地。鼓励支持培育贫困人员开展电商直播销售,助力贫困户农特产品销售。〔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扶贫办,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6.直播电商应用于“夜间经济”。鼓励直播电商与“夜经济”融合发展,支持“夜间经济”聚集区各市场主体开展直播新业态、创新运营模式,提升直播效果。组织开展“网红探店”“商户吃播”等夜消费商圈直播活动,向用户和粉丝介绍特色店铺和菜品,带动消费人气和流量。每个县市区至少打造一家“网红打卡店”和“网红打卡夜市”。〔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7.直播电商应用于专业市场。引导住宿、餐饮、旅游、汽车、教育等企业开展直播电商业务,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的新模式,借助直播电商数字化升级,推动商贸主体突破传统营销模式,提高消费体验。每个县市区要精选3-5个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开展直播电商推广工作,营造直播电商发展氛围,推动线上线下整体发展。〔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8.直播电商应用于传统商贸领域。充分发挥直播电商全天候带货特点,引导商场最大限度利用品牌货和线下店两大资源,开拓“线下打烊、线上开播”新运营模式,进一步扩大消费。坚持与专业市场货源错位竞争,鼓励商场传统品牌参与电商直播,用直播带动销量。利用现有大型商场场地资源,推动直播基地进驻大型商场,组织商圈电商直播节,培育一批网红品牌,推动我市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四)构建直播电商人才支撑体系。
  9.开展公益普及性培训。组织传统商贸企业、专业市场主体、电商从业人员、在校大学生等从事或者计划从事直播电商的单位或者个人进行直播电商专业基础知识及网络经纪人培训。开设“直播带货”课堂,定期举办网红经济专题讲座、吸引民众了解直播、参与直播。培育农村直播人才和经纪人,开展直播电商专业基础知识培训,提升农户直播操作、运营水平,助力农户长效脱贫。〔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委网信办按职责分工落实〕
  10.重点培育新人主播。在普及培训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主播人才,重点进行个性化包装设计和提升培训,着重学习自媒体、短视频和直播间互动销售技巧,开展直播带货实践训练,努力培育百万粉丝的本地销售主播。〔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委网信办按职责分工落实〕
  11.扶持培育网红达人。依托直播服务机构,在机构资源和资本的有力支持下,针对专业主播进行包装和打造,保障内容的持续输出,整合电商平台、供应链等行业资源,帮助主播与外部品牌或者资源合作,实现商业效益,力争培养一批头部网红主播。〔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委网信办按职责分工落实〕
  (五)活跃直播电商市场氛围。
  12.强化宣传推广。充分发挥融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直播电商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工作经验。不定期开展经验交流、经济论坛、直播比赛等活动,对工作中涌现的典型优秀案例和先进个人予以宣传表彰,推动直播电商工作健康发展。〔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委宣传部按职责分工落实〕
  13.发挥电商协会作用。充分调动电商协会主观能动性,指导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编写直播电商行业规范,筹划组织直播电商行业峰会、直播电商与专业市场(商贸企业)对接大会、直播带货大赛等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大型活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行业协会“搭桥”的政企联动局面,推动我市直播电商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14.开展各类直播带货大赛。利用我市农产品集中上市时间节点,适时举办大型直播电商带货大赛,各县市区分品类开展直播大赛。组织引导涉农企业、电商企业与各大平台对接,联动各大直播电商平台,分批次、分类别举办直播电商带货大赛活动,评选一批素人网红,培育一批网红品牌,打造一批“网红”产品,评选出县域各品类“直播带货王”,通过大赛锻炼提升团队群体策划、品牌塑造及网络营销能力。扩大渭南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委网信办按职责分工落实〕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级推动直播电商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秘书长和市商务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负责各项日常工作。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直播电商新业态发展,将发展直播电商列入年度商务重点工作。要加强直播电商和扶贫工作的结合度,及时协调解决直播电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帮助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二)优化政策支持。各县市区要全力支持以直播电商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新业态发展,对发展绩效好、示范效应强的直播电商企业项目予以支持;对行业带动作用明显、影响力强的直播电商企业,认定为渭南市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并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同时积极与人社部门人才计划相结合,评选一批“网红”或者“带货达人”。
  (三)深化交流合作。各县市区要积极引导发展潜力大、带动效应强的电商企业赴发达地区学习电商发展成功经验,组织企业参加全国电商企业论坛、网销对接会等大型展会,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进一步培育壮大我市电商企业主体,带动我市传统商贸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