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工作回顾
2007年,在市委的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扎实推进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的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速加快、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良好态势。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01亿元,增长13%,是建市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77.71亿元、177.22亿元和145.99亿元,同比增长6.8%、14.7%和14%。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5.48亿元,增长2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05亿元,增长33.5%;全市财政支出57.88亿元,增长4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8亿元,增长4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1亿元,增长18%。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827元、2410元,同比增长18.5%和18%,增幅处于全省前列。
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我们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着力点,围绕壮大优势产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市级8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8%。陕化合成氨技改、富平30万吨线材、澄城20万吨4A沸石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三鑫棉纺、雨润食品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华山御温泉度假村、洽川自然生态园等旅游项目取得新进展。全年签订招商引资项目合同132个,总投资187亿元,到位资金62亿元,同比增长52.7%。在项目建设的有力推动下,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和旅游等优势产业实力不断壮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80.3亿元,增长30.6%,“陕富”牌面粉、金钼股份钼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农业总产值达到130.1亿元,同比增长7.5%;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6.8亿元,增长25%。
城市面貌显著改观。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为目标,加快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投资4亿元,建成了城市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处理厂等重点市政工程;新建改造城市道路4公里,建设各类市场28个;铺设人行道45万平方米,硬化率达到98%;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000亩,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城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由创卫前的198天增加到287天。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我市创卫工作顺利通过省上验收。
环境保护成效明显。严格环境保护“一票否决”责任制,扎实开展渭河流域污染治理、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和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整治,绿化造林32.4万亩,关闭污染企业127家,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219.6万吨、焦化生产能力135万吨。投入11.8亿元,完成了水源地保护、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改等环保十件大事年度任务,启动了渭南西区、蒲城、大荔、潼关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全市规划环评编制工作。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全面完成了省上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认真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发放各项补贴6.76亿元。以“一村一品”示范村为带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全年粮食总产218.2万吨,创历史新高;绿色果品基地达90万亩,优果率提高到65%;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4.1万吨、7.5万吨和16.6万吨,增长9.3%、9.9%和26.3%。积极实施道路、水利、安全饮水等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新建通村公路3679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目标;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98处,解决了24.7万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连续四年被省政府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市。
和谐渭南建设扎实推进。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和“两基”经费4.35亿元,改建校舍37.4万平方米,“两基”达标受到省上表彰。提升高中和职业教育水平,高考上线人数同比增长6%,职业教育就业安置率达95%以上。积极发展科技文化事业,8个项目获省级科技进步奖,《金石魂》、《新娘》等优秀作品在全国获奖。“双拥”工作成效明显,我市连续三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382万人。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全市新增就业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低于全省控制水平。发放移民后期扶持资金2.85亿元,7.1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8.6万低收入人口摆脱了贫困。人口自然增长率4.43%。,低于全省控制目标。城市低保人口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扎实推进。全面开展“三排查、三落实”工作,妥善解决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实现了“一控双降”目标。加强煤矿、交通、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治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积极创建“平安渭南”,狠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高。
政府自身建设迈出新步伐。建立了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实行听证,不断提高决策水平。修订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成功处置了尧头煤矿透水等突发事件。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健全市行政服务中心职能,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审计、监察工作,依法行政水平迈上新台阶。
国土资源、工商管理、司法行政、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人防、地震、气象、档案、地方志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我市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一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带领各大班子和各级各部门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是中省驻渭单位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驻渭单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渭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份额偏小;工业产业聚集度不高,增长方式粗放,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畜牧业相对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旅游龙头景区带动力不强,服务配套欠缺;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功能不完善,城镇化步伐不快;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解决民生问题任务艰巨;安全稳定方面仍存在不少隐患;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思想不够解放、作风不够扎实。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NextPage]
二、2008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于实现渭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按照好中求快的要求,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扎实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城镇化水平,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认真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以结构调整推动科学发展,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在建设新型工业大市、现代农业强市、特色旅游名市、文明绿色新市进程中迈出新步伐。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65亿元,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7亿元,增长21%;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4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8.78亿元,增长1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0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80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20元,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以内。
做好今年以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必须立足市情,牢牢把握好以下几点:
着力推进跨越发展。发展不够、发展不快,是渭南当前最大的实际。面对全国各地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逼人态势,小步慢进也是退。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快马加鞭,奋起直追,缩小差距,实现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加。
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渭南的差距在工业化、城市化。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有效发挥资源、区位、科技、人才和管理的优势,以信息化提升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真正实现一二三次产业协调推进。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着力推动改革创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证明,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生机,哪里有创新哪里就有活力。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彻底扭转传统的思维定势和习惯做法,坚决冲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条条框框,坚持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工作创新,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执政为民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作为第一追求,尽心、尽力、尽责,倾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老百姓就业、看病、住房、子女上学等难事、烦心事,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百姓,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殷实、更加舒心。
各位代表!渭南已进入必须加快发展而且能够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多于挑战。只要我们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奋勇赶超,在优势领域上求突破,在重点产业上做文章,在薄弱环节上下工夫,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三、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实现渭南经济跨越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要树立突出抓工业、长期抓工业、全面抓工业的思想,坚持以园区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项目为支撑,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加快园区建设和发展。把园区经济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突破口。制定全市园区发展战略规划,构筑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园区格局。优化园区产业协作,引导关联企业向龙头企业聚集,培育分工合理、规模效应显著的特色产业集群,使其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积极争取各园区全部列入省上支持的100个县域工业园区,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在人才引进、资源整合、土地利用等方面赋予更加宽松的政策,促进园区规模扩张。密切高新区与西安的战略合作,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增强发展后劲,发挥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把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平台,加快组建企业集团公司。积极引进陕西投资集团等战略合作伙伴,全面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年内供水、供电、道路、排水工程取得新进展。举办全市园区规划展评活动,对规划实施情况相互观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园区加快发展。力争园区工业产值达到26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6%以上。
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完善领导包联重点项目责任制,通过每月召开重点项目促进会等形式,着力抓好112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35.2亿元。围绕培育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等百亿元支柱产业,重点抓好50个投资过亿元的工业大项目。在能源方面,抓好韩二电二期、蒲电三期和秦电升级改造等项目,实施合阳平政煤矿开发。在化工方面,抓好渭化醋酸醋酐和陕化60万吨甲醇、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项目,完成高新区钼酸胺生产线和金钼股份钼炉料综合利用项目。做好蒲城150万吨甲醇、100万吨二甲醚项目前期工作。在装备制造业方面,抓好中冶陕压轧辊、临渭高压开关设备生产线建设,加快通用飞机制造项目,完成高新区埃德鲁机电设备、澄城摩托车轮毂生产线项目,促成新黄工与湖南中联重科战略重组。在冶金建材方面,完成金钼股份南露天矿开采一期、陕焦70万吨、韩城丰义80万吨焦化和潼关中金公司金精粉冶炼项目,抓好黑猫炭黑陶瓷砖生产线建设,完成富平170万吨石灰石综合开发项目,加快韩城、蒲城、富平各200万吨水泥生产线建设。
下大气力招商引资。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坚持以商招商、全民招商。围绕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做好煤化工、农产品深加工、新型机械制造等项目的策划包装,以大项目吸引大资本。以园区为载体,注重招引有利于产业链构建、劳动力就业和财政增收的大项目。落实与省国资委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争取省煤业化工集团、有色金属集团等大型企业来渭扩大投资。紧紧抓住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西移机遇,以珠三角、长三角为重点,市、县两级都要组织小分队叩门招商,招引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来渭兴业发展。
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以破产重组为重点,以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形式,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为主要途径,加快国有工业、商业企业改革步伐。全面完成陕西电梯工业公司、第十冶金建设公司和红岭机械厂等9户企业的政策性破产任务,启动西北林机厂、陕西拖拉机厂等9户比照政策性破产企业的依法破产工作,确保职工妥善安置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引导改制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做好项目审批、资产处置工作,推动金钼股份等优势企业上市融资。努力为中省驻渭企业创造良好环境,推进骨干企业扩能增效。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和综合协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30亿元,增长16%。[NextPage]
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揽,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夯实新农村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扎实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加强统一协调,引导科技、人才、信息、资金重点向28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倾斜,使示范村主导产业科技入户率达90%以上。倾力抓好渭北450万亩优质小麦基地、110万亩优质棉花基地建设,加快大荔绿色瓜果、华县无公害蔬菜、白水优质苹果、澄城生猪、富平奶山羊和柿子、韩城花椒和临渭、合阳奶牛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一县一业”新格局。举办全市“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展览活动。力争全市绿色果品面积达到202万亩,优果率提高到70%,无公害蔬菜面积扩大到35万亩,生猪、奶牛存栏分别达到110万头和5万头,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28%。
大力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统筹利用农发行授信贷款、扶贫贴息贷款、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重点扶持100个农产品加工和物流龙头企业。在畜牧产业上,加快雨润食品工业园、欧福蛋粉、鑫源良种奶牛繁育等项目建设;在粮油产业上,加快陕富面业、蒲城天菊2万吨饼干、临渭豆奶粉、澄城航空润滑油等项目建设步伐,建成大荔10万吨粮食储备库;在棉花产业上,加快三鑫棉纺、韩城越红、澄城劲星等企业扩产建设;在果业上,加快白水昌盛、澄城国绿等贮运营销企业发展,实施现有果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实现绿色生产。加快华县脱水蔬菜厂等蔬菜加工企业发展,不断壮大无公害蔬菜规模。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五大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发展节水灌溉15万亩。加快涧峪水库配套工程建设,年内投入使用。继续实施淤地坝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平方公里。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全面完成933.9万亩耕地保有量和880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培育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服务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抓好120个示范合作社建设。实施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和农村信息化“113”工程。选派1000名农业科技人员驻村开展科技服务。落实粮农直补、种子补贴、大型农机具补助等各项强农政策,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和实现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年内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次,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80万人以上。
五、以华山景区建设为龙头,实现旅游产业新突破
充分发挥山、水、圣、陵独特的资源优势,以华山景区为龙头,完善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强化推介,全面提升渭南旅游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加快龙头景区建设步伐。创新华山管理机制,组建华山旅游集团公司。完善华山主景区控制性详规,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华山东线综合改造和景观大道建设,完成华麓景区道路和集灵广场工程,提高华山景区的接待能力。抓好少华山森林公园、潼关古城、洽川湿地生态旅游、韩城司马祠、蒲城唐桥陵、白水仓颉庙、富平陶艺村等重点景区景点建设,开工建设沿黄公路,建成合阳洽川黄河浮舟桥项目。强化旅游营销,提升渭南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力争旅游总收入增长30%以上。
倾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深入挖掘华县皮影、华阴老腔、合阳提线木偶、富平阿宫腔、澄城尧头陶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力和当地民俗、餐饮文化,组织全市民间工艺品展评活动,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推进特色文化进景点,拓展旅游文化内涵,实现旅游和文化产业互动发展。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民间资本、企业资本入股旅游业发展,引进建设高档次旅游酒店和休闲场所,完善服务功能。[NextPage]
六、以中心城市建设为带动,努力提高全市城镇化水平
抓住全省加快关中城市群发展机遇,以规划为龙头,以中心城市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载体,巩固发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成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力争用3年时间,把渭南中心城市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全面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活动,年内争取富平、合阳、华县、大荔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坚持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三级联动,下工夫改变城乡脏、乱、差面貌。
加快渭南中心城市建设。成立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一带两廊”、“三河一圈”的山水园林城市形态。完善城投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发挥城投公司融资平台作用,采取招商引资、银行信贷、经营城市资产等多种形式,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实施19项城建重点工程。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上,完成绕城东路湭河桥建设工程和仓程路、杜化路南段、金水路中段、西南京路中段、华山大街中段、朝阳大街东段道路工程,新建、改造城市道路6.5公里;实施东雷抽黄供水工程,完成南塬防洪、东水厂和南水厂改造、污水回用、朝阳大街东段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铁路新货运站、长途客运站、公交停车场,进一步改善城市基础条件。在城市绿化亮化上,提高南塬绿化标准,新栽大规格常绿树种2万株,实施渭河南岸绿化1.5公里,建成朝阳公园、湭河综合治理筑坝蓄水工程和6处街头绿地;完成朝阳大街、胜利大街路灯改造工程,不断美化城市环境。在公共服务设施上,启动城市西区学校建设,加快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和渭南技术学院教学楼建设;实施渭南中心医院搬迁项目,建设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市体育训练中心,完成25个城市社区健身器材配送工程。在旧城改造上,完成民生路、湭河东岸南片拆迁改造工程。建成站北路、仓程路经济适用房小区,开工建设湭河东岸经济适用房小区。在城市管理上,进一步理顺体制,坚持分级管理,落实市级、区级、街道办、社区的管理责任,着力构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机制,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治安良好、文明和谐的宜居城市。
积极发展小城镇。修编全市县城总体规划,加快各县县城扩容改造步伐。编制全市小城镇发展规划,每个县选择2-3个建制镇,争取列入关中100个重点镇建设。全面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镇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力争全市城镇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
不断繁荣城市经济。坚持把第三产业作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在中心城市实行“退二进三”,积极发展物流配送、金融保险、中介服务、商务会展、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促进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编制全市市场建设总体规划,打造一批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专业市场。建成华县渭华路商贸城、大荔时代新城和亿丰食品专业街。以扩大消费、方便群众为目标,扎实推进“信福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新建1000个标准化农家店,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5%以上。
七、坚持扩大规模与提高效益并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开、法律保护、放手发展、引导规范”的原则,推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新突破。
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不限项目,不限数量,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优势产业开发。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水利、交通、供水、供气、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支持具备资质的非公有制企业依法平等取得矿产资源的探矿、采矿权,进行商业性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制资本投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非经营性社会事业领域。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以参股、兼并、租赁、购买等形式参与国企改革。鼓励个体业主二次创业、民营企业扩张创业,使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
解决突出问题。集中市县财力,为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充实资本金,打造融资平台,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融资瓶颈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建立研发中心,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开发知名品牌。鼓励有专长的离退休人员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建立职业经理测评、培训与推荐制度,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服务引导。出台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施办法。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联席会议作用,定期研究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设立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奖励基金,对财税贡献大的非公有制企业予以重奖。三年内逐步取消对个体工商户征收工商管理费。建立健全投诉监督制度,杜绝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行为。[NextPage]
八、推进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坚持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两手抓,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实施“722325”科技创新工程。紧紧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及产业。整合基层科技资源,搞好农业科技110、科技特派员、科技专家大院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规模转化。力争全年申报专利180件,实施专利化项目6个。
积极实施名牌战略。支持本地企业与名牌企业联姻,推进优势资源向名牌产品配置,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集中。制定名牌争创计划,筛选一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培育名牌。重视传统品牌的挖掘和包装,激活老名牌。落实名牌产品保护措施,严厉打击假冒名牌行为。今年力争北人印刷机械、白水苹果进入全国名牌行列。
全力抓好节能减排。继续抓好环保10件大事。彻底淘汰落后小水泥生产能力105万吨、焦化生产能力116万吨。完成金钼股份冶炼厂、秦电、韩二电、蒲电机组脱硫工程,建成富平中鲁、蒲城兴隆果汁厂和大荔安盛、蒲城康钰造纸厂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开展韩城龙门工业园、渭北水泥产区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实施水源地保护和农村环保行动计划试点项目。开工建设各县市污水处理厂和澄城、蒲城垃圾处理厂,年内建成渭南西区、华县、华阴、潼关、大荔、蒲城等6个县市的污水处理厂和韩城垃圾处理厂。在各园区全面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完成重点污染源市级监控平台建设。认真落实环评前置审批制度,加强项目建设“三同时”管理,严格环境保护“一票否决”责任制,确保完成省上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切实加强生态保护。认真贯彻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建设秦岭生态功能保护区。推动实施渭河综合治理工程,着力改善渭河水质。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沿渭河、洛河及公路、铁路沿线绿色长廊。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巩固造林成果,新增造林面积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9%。
九、积极实施十大工程,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统筹项目,捆绑资金,投资21.8亿元,重点实施好十大民生工程。一是实施教育发展工程。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完成危漏校舍改造12万平方米。落实生源地助学贷款,做好城乡困难家庭子女助学工作。打造数控车床等精品专业,做强“渭南技工”职教品牌。全面实施“人人技能工程”,新建潼关、华县2个县级职教中心和临渭、韩城2个实训基地项目。二是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投资2500万元,建设公共就业服务和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和服务,新增就业岗位4.5万个。落实培训、职介、社保、技能鉴定补贴和小额贷款资金8000万元,支持全民创业,以创业促就业。三是实施公共卫生工程。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0%以上。完成澄城、富平县医院等5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合阳黑池等10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在蒲城、合阳、白水3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农村妇女免费住院分娩试点,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四是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支持华县、韩城、临渭等县市区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全面推进农村低保,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继续为残疾人办好白内障复明、助行、助听等十件实事。全面完成大荔、临渭、富平、澄城、白水5所县乡敬老院建设任务。五是实施住房保障工程。建立健全城镇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全市新建经济适用房30万平方米,廉租房6万平方米。加快三大矿务局沉陷治理工程,积极实施地质灾害区和移民区安居工程项目,认真解决城乡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六是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建农村公路1400公里,支持韩城、华县、大荔等县市加快村组巷道水泥化改造。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43个,解决25.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设沼气池1.5万口。实施渭南东750千伏变电站和330千伏、110千伏电网改造工程。七是实施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工程。重视老年教育,加强老年大学建设。加快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建设,建成20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线电视“村村通”和农村舞台工程,确保全市每村每月放映一场免费电影,实现98%以上的村通有线电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八是实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快城镇社区“四室三站一场”建设,完成蒲城、华阴两个县级社区服务中心和67个城镇社区办公用房扩建任务,加快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九是实施扶贫开发和移民扶持工程。抓好153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搬迁贫困人口3600人,实现9.2万贫困人口脱贫。发放移民后期扶持资金2.8亿元,建设华阴移民防洪保安工程,改善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十是实施平安工程。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切实加强应急管理,扎实做好防汛保安工作。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高度重视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强化学校、居民小区周边等重点区域的治安管理,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隐蔽战线斗争,巩固“双拥”成果,加强民兵预备役和国防动员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十、以转变作风为重点,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赶超意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塑造务实为民、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以实际行动赢得全市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锐意进取,干事创业。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承认落后,但不甘落后。切实肩负起加快发展的时代责任,知难而进,奋起直追,凝心聚力干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把竞争引入目标管理的全过程,增强考核的实效性、公正性和科学性,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排位次,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明争暗赛、你追我赶、纵向跨越、横向赶超的发展局面。
立说立行,务求实效。大力倡导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之风,坚持从市情出发,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低调实干,少说多做,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强化效率意识,简化办事程序,说干就干,雷厉风行。下决心精文减会,坚持工作超前谋划,工作重心下移,在基层化解社会矛盾,在一线排查安全隐患,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勤政为民,廉洁自律。坚持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多办得人心顺民意的事情。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决策、执行和结果的透明度,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保证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持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努力建设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我们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着新机遇,新挑战,新希望!让我们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市委的领导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苦干实干的扎实作风,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