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足彩

图片
首页/ 政务公开 / 政策 / 政策文件 / 市政府文件 / 正文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渭南市全运惠民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8-23 09:35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渭南高新区、经开区、卤阳湖、华山景区管委会,庄里试验区:
  《渭南市全运惠民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8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渭南市全运惠民工程实施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会(简称“全运会”)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将在陕西举行。为积极践行“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理念,认真贯彻《陕西省全运惠民工程实施方案》,抓住筹办第十四届全运会机遇,全面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助推体育强市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1年,市县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以上;群众健身意识普遍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230万以上;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更具特色,形成品牌化,群众参与度更加广泛;健身组织体系更加完善,协会、俱乐部数量大幅提升,且类型完善,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1.5万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明显提升,市县两级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站点全覆盖,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经常化,测试群众突破10万人次。
  二、重点任务
  (一)健身设施惠民。
  1.健全市县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对市体育中心进行体育工艺及智能化升级改造,满足十四届全运会比赛项目需求。按照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标准,加快推动实现县级场馆建设“四个一”(一个体育场、一个全民健身中心、一个室外运动场地、一个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站)目标,满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基本需求。(市体育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城乡规划局参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负责落实,以下各项任务均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承担,不再列出)
  2.完善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围绕建设15分钟健身圈的目标,建设一批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社区多功能健身场地、社区健身中心,对现有的公园、广场进行改造,增加必要的体育设施,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全市新建或改建体育公园12个、社区多功能健身场地30个、社区健身中心5个、健身步道1000公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60个。在中心城市新建3个体育公园,其他县(市、区)各新建或改造1个体育公园。各县(市、区)新建不少于3个社区多功能健身场地。加快推进渭南市全域健身步道总体规划,每个县建设健身步道不少于100公里。(市体育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乡规划局参与)
  3.推进全民健身重点工程建设。合理利用域内河流和秦岭保护治理的契机,在现有基础上完善规划、统筹资源、集中力量,同步建设各种体育设施和其它配套设施,提升改造足球、篮球等各类健身场地90块,自行车道300公里,安装体育器材600件,打造成集体育健身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民生工程。(市体育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乡规划局、市林业局参与)
  4.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平台建设。积极推行“体育+”模式,加强体育与旅游、水利、文化等融合发展,将华山户外运动基地、卤阳湖航空运动基地、沿黄公路黄河湿地运动休闲度假区建成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将大荔沙苑运动休闲小镇建成全国运动休闲小镇的样板工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和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在渭南南塬建设城市近郊运动休闲综合体;积极申报白水“两山一湖”(方山、云台山、林皋湖)运动休闲小镇,将市体育中心建成大型体育服务综合体,将县级体育中心建成县域体育服务综合体。(市体育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城乡规划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参与)
  (二)组织服务惠民。
  1.健全协会组织。按照“4+X”(即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农民体育协会,若干单项体育运动协会)模式,扩大协会数量,完善协会种类,各级骨干协会全部建立,单项协会覆盖辖区所有开展的运动项目,让各级各类协会社团成为组织引导广大群众科学健身、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导力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持续加大对协会的支持力度,鼓励各个协会加强裁判员、教练员的培训,推进协会实体化改革进程。(市体育局牵头,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参与)
  2.鼓励俱乐部发展。发挥俱乐部在健身指导服务、运动项目推广、运动技术培训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各级俱乐部良性发展,不断提升俱乐部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重点扶持青少年俱乐部发展,让俱乐部成为服务群众健身的重要力量。(市体育局牵头,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参与)
  3.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采取配备服装、以奖代补、公益岗位、培训学习、技术交流等方式予以激励,不断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提升其服务质量和能力。依托各级各类指导员,在城市街道、社区、小区和乡镇、行政村,建立规范的健身站点,实现基层群众健身有组织、有人员、有阵地。(市体育局牵头,市财政局参与)
  4.加快“5311”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每个县市区确定五所小学、三所初中、一所高中、一所体校)。鼓励学校积极开展体育活动,推进市队县办、市队校办,鼓励和支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组建优秀运动队。(市体育局牵头,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参与)
  (三)科学指导惠民。
  完善市县两级体质监测服务体系,实现县级国民体质监测站全覆盖,引导群众积极参加体质监测,逐步建立个人体质档案,推广运动处方。在全市范围内广泛组织开展体育健康行“五进”活动,让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进机关、进企业、进村镇、进社区、进学校。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开展医务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互补培训,更好服务群众科学健身。倡导全市范围内推广普及广播体操和落实工间健身制度,形成终身体育健身的良好习惯。(市体育局牵头,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参与)
  (四)体育赛事惠民。
  1.精心办好“丝绸之路”系列国际马拉松、足球、自行车等品牌赛事,做好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及NBL、WCBA篮球联赛渭南赛区工作,组织好群众足球三级联赛,篮球、羽毛球城际联赛,着力打造在省内外有影响的特色体育赛事活动品牌,形成“一县一品牌”的全民健身活动格局,使“丝绸之路”系列特色品牌赛事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重大赛事。(市体育局牵头,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创建办、市妇联、市科协、市残联参与)
  2.组织举办年度市级青少年体育赛事,加强体教结合,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组队参加中省年度比赛,加快体育后备人才建设,积极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向省队、国家队输送优秀体育人才,争取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市体育局牵头,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参与)
  (五)健身活动惠民。
  广泛开展以“我要上全运”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组织举办好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积极参与省级组织的“我要上全运”主题系列活动,策划一批影响力大、参与度广的重点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鼓励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举办职工(家庭)运动会,引导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重视老年人、妇女、职业群体、残障人群等特殊群体开展体育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大力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共同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全运会的浓厚氛围。(市体育局牵头,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创建办、市妇联、市科协、市残联参与)
  (六)体育文化惠民。
  把握新时代新要求新形势,大力倡导“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理念。以承接十四届全运会相关赛事活动为契机,围绕“丝绸之路”系列国际国内重大品牌赛事、少儿田径运动会、全民健身日等重大赛事活动,将渭南深厚传统历史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俗民间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结合起来,策划组织一批群众喜爱、形式多样、富有乐趣、充满正能量的体育文化产品,讲好体育故事,凸显渭南特色,将体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形象,提高渭南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市体育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参与)
  (七)场馆开放惠民。
  全面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开放要求,满足群众就近参与体育健身的需求。体育部门场馆应延长时间、优化服务,尝试探索市场运营的方式,使大中型场馆能够更好服务周边群众。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馆,要逐步研究制定场馆开放方法,实现场馆利用最大化。中小学校在保障安全和教学的前提下,应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力度,尤其是城市区域的学校要积极探索开放模式,争取全面开放。(市创建办牵头,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国资委、市总工会参与)
  (八)智慧平台惠民。
  加快渭南市全民健身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接陕西省全民健身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做好各项数据的报送和更新工作。依托互联网和新科技,对具备条件的体育场地设施增加智能化系统,对新建的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步道(自行车道)等公共体育设施和健身器材,全面运用智能技术,增添健身运动的便捷性、趣味性、科学性和吸引力。(市体育局牵头,市委网信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参与)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和市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全运惠民工程”,准确把握体育在新时代的历史定位,全面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依托各级全民健身联席会议,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步骤,确保全运惠民工程深入推进。
  (二)落实各项保障。各地要整合项目,统筹安排好资金保障。市级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和任务,研究制定配套措施,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各项惠民项目均以县级投入为主,省市奖补为辅。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建设各类体育设施,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市场发力、社会共同参与的“大体育”发展格局。
  (三)加大宣传力度。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全运惠民”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丰富节目内容、创新节目形式,通过媒体宣传讲好体育故事,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振奋精气神。报纸要开办专栏、专题,广播电视台要开办节目、公益广告、小视频、VR,并借助新兴媒体宣传在各大网络转发。充分利用户外大屏、社区宣传栏、公交出租宣传、户外墙体、门店门头等资源,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沿线做好标语宣传并定期更换,做好全运惠民工程的宣传,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各类健身活动,充分展示“运动之城、健康之城、活力之城”新渭南形象,为十四运会成功举办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四)强化考核评估。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本方案,制订本地区、本单位的贯彻实施方案,对相关约束性指标细化分解,抓好落实。健全完善体育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和考评机制,把全运惠民工程的实施与创建文明城市、文化先进县、文明社区、文明乡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结合起来,列入考核范围重点检查评估。进一步强化对县级体育工作的考核力度,市政府将全运惠民工程的实施纳入考核指标,建立体育工作督查评估机制,定期进行督导检查,确保方案贯彻落实。

网络编辑:董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