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足彩

图片
首页/ 政务公开 / 政策 / 政策文件 / 市政府文件 / 正文

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6-03-02 16:09

渭政发﹝2016﹞12号

渭南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

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5〕21号)精神,推动我市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全覆盖,满足市民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促进体育消费持续增长,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央推进“四个全面”的总体部署,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和陕西东大门的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增强人民体质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根本目标,加快深化体育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的作用,创新体育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拓展体育产业发展领域,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体育产业优化升级,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体育产业环境明显优化,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初步形成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230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体育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

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群众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显著增强,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体育产业在拉动消费、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明显提高,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250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以上,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亿元。

二、主要任务

(一)创新体制机制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清理不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关规定,未禁的领域全面向社会开放。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公开赛事举办目录,通过市场机制引入社会资本举办赛事,强化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行业标准、市场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制定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将政府购买服务与事业单位改革、社会组织改革相结合。加快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步伐。推进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将适合由体育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担。创新体育工作发展方式,转变体育管理运行机制,形成政府主导、体育部门管理服务、体育社团组织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体育组织体系和多元化发展网络,为全市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创新体育场馆管理和运营机制。按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拓展各类体育场馆服务领域,延伸配套服务,激发场馆活力。对新建和改建体育场馆推行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模式,将赛事功能需要与赛后综合利用有机结合,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切实提高场馆运营效益。

增强群众体育发展活力。群众体育既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制定群众体育发展整体规划,大力扶持群众体育协会、俱乐部等社团组织,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产业带动作用的示范项目,促进体育消费。

加快竞技体育改革。依托全市竞技体育优势项目,调整项目结构布局,走精兵之路。推进青少年体育训练改革,进一步探索“体教结合”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有效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办特色体育项目训练、组建高水平运动队、促进竞技体育产业化发展。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推进职业体育改革。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组建职业体育俱乐部,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俱乐部的市场主体作用。鼓励支持企业与高水平运动队联合创建职业体育俱乐部,探索建立训练、竞赛、培训、激励、运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各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我市职业体育发展奠定基础。

(二)优化产业布局

制定并实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各县市区要依托资源优势,创新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健身休闲产业,打造一批社会需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体育产业示范区。

加快发展体育用品销售业。各地要积极支持体育用品业创新发展,以健身器材和竞赛表演器材销售为突破口,在全市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用品销售企业,鼓励国内外知名体育品牌公司落户滑南或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探索“互联网+体育”发展的新模式,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加盟营销等新型业态。

培育发展体育培训、咨询和中介服务业。各地要创新体育培训体制,鼓励高校、体育社会组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开展体育培训,建立各级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基地,开展户外露营、野外生存训练、青少年身体素质拓展培训和健身服务咨询。健全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制度,加强培训力度,切实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加强各类裁判员、游泳救生员、滑雪、攀岩等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体育场地工、体育经纪人及山地户外救援队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体育服务型企业发展,扶持体育培训、策划、咨询、营销、救护、传媒等体育服务型骨干企业,为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

(三)促进融合发展

拓展产业业态。各县市区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丰富体育产业内容,积极推动体育与养老服务、健康、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教育培训等结合,促进体育旅游、体育物业、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广告、体育衍生产品等新型业态发展。各级体育部门要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推广“运动处方”,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各县市区要着力培育一批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景区;加快华山国际登山攀岩示范区、中国国际沙苑体育旅游度假示范区、卤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体育产业示范区建设,经常性举办全国性体育赛事观摩和体育健身旅游活动;构建集体育训练、竞赛表演、健身休闲娱乐、体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体育产业发展体系。

(四)引导体育消费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各县市区要结合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体育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布点,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群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打造10分钟健身圈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体育健身。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在城市,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到2020年,每个县市区建成体育场、体育馆或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游泳馆(池)和体育健身公园等体育场馆设施,每个乡镇、街道建有综合健身中心,村级农民体育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样、更加便利的体育健身场所和设施。

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利用。积极推动各级大型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全市企事业等单位体育设施要向社会开放,加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并加强安全保障。政府实施的乡镇及社区体育惠民工程,体育彩票公益金建设的健身场馆和健身路径,一律免费使用,加强体育健身设施的日常监管和维护,切实提高公共体育设施使用效率。

鼓励日常健身活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等都应实行工间、课问健身制度等,倡导每天健身一小时。鼓励单位为职工健身创造条件。组织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范完善体质监测和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健身活动,营造健身氛围,带动体育消费。切实保障中小学体育课课时,鼓励实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计划,广泛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五)全力打造体育品牌赛事

丰富赛事活动举办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活动,提升渭南知名度,促进体育消费,发展体育产业。

1.拓宽职业体育发展渠道,支持成立各项目俱乐部并组队参加职业联赛,发挥俱乐部的市场主体作用,打造渭南品牌赛事。

2.精心打造一批品位高、品质好的国际赛事,培育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品牌赛事,提高体育赛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3.聘请高水平外籍足球教练员,加强足球系统工程建设,推进我市校园足球发展,提高我市足球运动水平。

(六)创建国家级体育产业联系点

我市被确定为我省唯一的国家级体育产业联系点,为促进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各项目牵头单位,要完善项目规划,出台优惠政策,创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依据各项目资源优势,打造各自亮点,创建渭南特色,为全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

1.渭河全民健身体育休闲长廊

以渭河为轴线,精心打造渭河全民健身体育休闲长廊。在堤顶路面建设自行车慢道、健身步道,在滩区建设体育休闲健身公园、多功能运动场、笼式足球场等。

2.富平“两河”健身长廊

石川河、温泉河流经富平县城区,是城区的特色景观,依托河流资源优势,打造“两河”健身长廊、建造滨河体育公园、运动场地,打造具有富平特色的运动休闲旅游区。

3.中国大荔国际沙苑体育旅游示范区

依托大荔数万顷沙地资源,注入运动休闲旅游观光等体育元素建设沙苑特色体育旅游景区,打造汽车摩托车越野品牌赛事。

4.华山国际登山攀岩基地

依托华山优势,打造国家级户外运动示范基地,开展登山、攀岩、速降等活动,提升大华山品牌效应。

5.秦岭北麓国家级户外竞技基地

依托秦岭山地资源优势,利用少华山及各峪口景区特色,建设山地体育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促进秦岭北麓体育旅游经济带发展。把少华山打造成国家级户外竞技基地。

6.国家级湿地公园养生养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依托卤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引入养生养老产业,把湿地公园打造成体育旅游、健身休闲、养生养老、康复康疗的主题公园。

7.西部航天航空体育产业主题公园

以卤阳湖内府机场航空资源为依托,建立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培育特技飞行表演、轻型飞机培训、航空旅游观光等特色航空体育项目,建成集科研设计、生产制造、运营开发、展览旅游于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开发区。

8.渭南国家级水上训练娱乐基地

利用卤阳湖、太华湖、同州湖等水域打造国家级水上训练基地和水上娱乐休闲景区,积极申办F1摩托艇、赛艇、皮划艇等水上体育项目比赛。

9.渭南全民健身中心

渭南体育中心是我市最大的体育场馆建筑群,为全市群体活动开展、竞技训练比赛、体育培训、文体表演等提供了强大保障,体育中心2万多㎡的商用面积也为开展体育用品销售、商业会展等活动提供了广阔空问。把渭南体育中心建设成为带动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全民健身中心、体育竞赛表演中心、全民体质监测中心、体育用品销售集散中心、户外运动设备配送中心等体育品牌商业圈,发挥体育中心核心辐射和带动作用。

10.黄河湿地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区

把黄河湿地建设成集生态环境、户外运动、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景区,景区突出“自然、生态、野趣”的规划理念,融入景观、人文、休闲和游乐等要素,规划渔业体验区、湿地展示区、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全面展现现代水上田园自然生态景观,把合阳洽川、大荔朝邑、潼关港口等有机整合,连成生态观光旅游经济带。

(七)发展潜力产业

推动传统体育产业纵深发展。以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为切入点,着力发展群众参与度高、市场空间大、带动能力强的体育项目,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认真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将发展足球运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创新足球管理模式,完善足球产业链,积极实施《渭南市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普及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不断扩大足球人口规模,积极开展四级校园足球联赛,探索建立“教体结合”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及时总结足球项目改革经验,促进篮球、排球等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问大的潜力项目加快发展。因地制宜加强场地建设,形成政府支持、市场参与的投入机制,使青少年体育训练条件有大的提升。

(八)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大力吸引社会投资。各县市区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建设体育设施、开发体育产品、提供体育服务。拓宽体育产业投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产品、服务等企业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中小企业私募债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业务,增加适合中小微体育企业的信贷品种,支持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境外资本投资体育产业。推广和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产业发展。设立由社会资本筹资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鼓励保险公司围绕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户外运动等需求推出多样化保险产品。

发展体育类社会组织。各县市区要大力培育多层次、多形式体育类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充分引导和发挥好体育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成立渭南市体育产业协会,形成县、乡各具特色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大力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力争到2025年全市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3万人。

三、强化政策激励

(一)落实税费优惠政策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政策措施,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体育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提供体育服务的社会组织,经认定取得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优惠资格的,依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体育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支出,符合税法规定的可在税前扣除。落实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创意和设计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落实企业从事文化体育业按3%的税率计征营业税。鼓励企业捐赠体育服装、器材装备,支持贫困和农村地区体育事业发展,对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条件向体育事业的捐赠,按照相关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体育场馆自用的房产和土地,可享受有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体育场馆等健身场所的水、电、气、热价格按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执行。

(二)完善规划布局与土地政策

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将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用地需求。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相关标准规范配套群众健身相关设施,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执行,并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凡老城区与已建成居住区无群众健身设施的,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建设指标要求的,要通过改造等多种方式予以完善。充分利用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及城市空置场所等建设群众体育设施。鼓励基层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共建共享。在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中支持企业、单位利用原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建设用地建设体育设施,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非营利性体育设施项目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土地;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经营性体育设施项目,连续经营一年以上的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对因城乡建设确需拆除或改变其功能、用途的体育场馆等设施,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实施。经批准拆除公共体育设施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按照规划要求择地重建,一般不得小于原有规模。迁建工作应坚持先建设后拆除或建设、拆除同步进行。

(三)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养

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养,鼓励各院校根据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开设相应专业,培养既懂经济、又懂体育的复合型体育经营管理人才。注重引进高水平体育经营、研发、管理人才,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完善人才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的岗位职业培训,推进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和从业人员资质认证制度,规范职业标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将发展体育产业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鼓励支持大学生、退役运动员等从事体育产业工作,并将其纳入地方政府创业扶持范围,按照有关规定给与优惠和支持。对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作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扶持和奖励。

(四)加强体育知识产权运用保护

各地要建立体育赛事主办权名称、标志、标识自愿注册制度。通过冠名、合作、赞助、广告、特许经营等形式,加强对体育组织、体育场馆、体育赛事和活动名称、标志、标识等无形资产的开发,提升无形资产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推进赛事举办权、赛事转播权、运动员转会权、无形资产开发等具备交易条件的资源公平、公正、公开流转。支持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产品。完善体育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四、加强组织保障

(一)健全工作机制

设立渭南市体育产业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发改委、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国资委、市地税局、市国税局、市工商局等部门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体育局,建立渭南市体育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之问的沟通协调,研究制定全市体育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和政策,统筹解决体育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推进体育产业项目建设。

(二)加大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要把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列入民生工程重点扶持,将全民健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保持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完善城乡公共体育基本服务体系,为促进全民体育消费创造条件,市级财政设立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大对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场馆服务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以及体育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政府加大对体育产业投融资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县市区也要设立体育发展专项资金,形成政府加大投入的扶持激励机制。

(三)加强督查落实

各县市区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和配套文件。要将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将体育产业发展作为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考核计划,完善考核体系,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市发展改革委、市体育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注重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市统计局、市体育局要健全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定期开展体育产业调查,准确掌握体育产业发展情况,切实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强力推动我市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

渭南市人民政府

2016年2月29日

网络编辑:路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