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足彩

图片
首页/ 专题专栏 / 渭南两会 / 2025年 / 报告解读 / 正文

建言资政献良策 汇智聚力助发展

—— 政协渭南市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解读
来源:渭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5-02-18 08:37

记者 吕佳

一年来,市政协及其常委会组织调研协商137场次,报送成果246件,领导批示57件……2月17日,政协渭南市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召开,市政协副主席王文学代表常委会在大会上回顾总结了2024年主要工作,并对2025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回顾2024

二〇二四年是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七十五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七十五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在服务大局中主动融入,在推动发展中积极作为,在凝聚共识中发挥优势,为推进渭南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笃定初心使命 党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常态化加强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断完善常委会会议集体学、主席会议重点学、委员培训交流学等学习体系。全年组织学习71次,举行宣讲活动40场次,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全方位加强党的领导。全年召开党组会议18次,向市委报告重要情况65起,邀请党政领导出席会议活动46场次。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召开党建工作座谈会,在全体会议期间和重要视察调研、集中学习培训等活动中成立党组织。

高标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以党员干部、党员委员为重点,开展读书班、主题党课、警示教育、实地研学等活动32场次。

坚持服务中心大局 建言资政的质量更加高质高效

紧扣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度协商。围绕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召开常委会会议协商,就创新驱动、补链强链、人才培育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68条。围绕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就加快建设秦东风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召开常委会会议协商,多名专家、委员就实施“八大提升工程”提出意见建议63条。围绕打造千亿级文旅产业、黄河渭南段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召开主席会议协商,为构建文化旅游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等开展专题协商,助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紧跟重点工作落地务实监督。聚焦重点项目建设,深入12个项目建设现场开展视察,提出4方面对策建议。聚焦省十八运赛事筹备、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渭南段建设以及海绵城市建设、农田排水(碱)设施恢复保护等,开展监督建言,15项成果得到有关部门重视。

紧盯民生福祉改善真情建言。以助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为重点,就完善城市功能等共商共议,渭花路滑坡等问题得到解决。针对落实物业“一费制”存在的问题精准建言,协商成果得到市委书记批示。加强信息工作,全年编报信息221件,领导批示53件。

坚持广泛凝聚共识 团结共事的氛围更加浓厚暖心

在团结合作中凝聚共识。各党派团体全年提交提案230件、信息315件,联合开展调研18次,大会发言23次。市民革、市民进多次专题学习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学习履职双提升;市民盟、市民建、市工商联围绕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开展界别协商,助推问题解决;市农工党经常性开展送医送药义诊活动;市九三学社被九三学社中央授予“社会服务先进集体”。

在协商互动中凝聚共识。持续完善“市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的多元共商格局。坚持“双向发力”,健全调研协商、集中培训、情况通报、互动交流、成果转化机制。发挥提案工作优势,全年办结提案568件,市级领导领衔督办提案33件。

在联谊交流中凝聚共识。市县政协围绕主题征文、书画摄影、宣传宣讲等,开展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庆祝活动14场次。成功承办全省政协文史馆工作培训会,《情系中华·渭南黄河文化寻源故事征文集》被确定为全国司法工作推进会交流资料。全年接待外地政协来渭学习、组织赴外考察活动共49次,联谊交流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坚持高标准创一流 严实履职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加强履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四下基层”,6个小组形成调研成果18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建议得到省政协充分肯定,关于加强界别工作的协商报告得到市委领导批示。制定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的意见,修订提案工作条例、信息工作实施办法等制度。

强化委员服务管理。举办委员履职培训3期,220名委员参加。召开政情通报会17次,参与委员380人次。优化“智慧政协”平台运行,落实委员履职报告制度。召开委员工作室建设经验交流会,组织开展送法进社区、进校园以及捐资助学等活动,参与委员2200人次。

凝聚工作发展合力。依托“秦商量”平台,173名市县委员参加全省政协线上线下协商活动。加大对口联系,市县政协协同打造特色亮点工作132项。白水、华阴、富平、澄城等政协反映信息工作成效显著;临渭、大荔、蒲城、韩城政协探索“临事好商量”“协商荔好”、界别委员工作室等“微协商”方式;华州区政协建成9个委员联络站,潼关县政协搭建界别活动组,合阳县政协开展“两联三微双走进”活动。

展望2025

二〇二五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以更高的履职站位、更大的履职成效、更新的履职形象,为服务渭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持续加强党的领导 强化理论武装要有新加强

要不断深化理论学习。健全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制度化开展委员读书、理论学习和政治培训,更好把学习成效转化为高水平履职的工作实践。

要坚决落实市委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工作要求,自觉在市委领导下主动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助推市委重要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要持续强化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及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工作创新发展。

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助推高质量发展要有新作为

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协商议政。把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大力发展“四个经济”等作为协商重点,就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乡村振兴、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五五”规划编制等方面,开展调研协商。

要围绕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加强民主监督。把消费潜能释放、项目建设、营商环境改善等方面作为监督重点,就推进“两重”“两新”政策落地、规范加强涉企服务等开展监督。

要围绕推动办好民生实事积极参政议政。把校园食品安全、基层医疗服务、养老以及十件民生实事落地等作为重点,持续开展“四下基层”、委员异地视察、“微协商”等活动,助推办成更多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彰显统战组织功能 凝聚发展合力要有新进展

要发挥团结统战功能。坚持新型政党制度,畅通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渠道,更好联系服务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完善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加协商活动机制。

要做实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完善政协组织委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工作链条,开展“9·21”委员活动日、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努力使党委、政府“推动的事”成为社会各界“参与的事”、广大群众“叫好的事”。

要不断改进经常性工作。坚持以提案工作聚共识,推动由“办结”向“办好”转变。坚持以社情民意信息聚共识,更好发挥信息“直通车”“连心桥”作用。坚持以宣传聚共识,推动政协“网、号、刊”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化聚共识,征集编撰文史资料,指导县级政协建设文史馆。

弘扬崇严唯实作风 加强自身建设要有新突破

要着力提高调研协商质量。坚持不调研不协商、先调研后建言,优化重点调研协商机制,推动协商“提得好”“议得好”与“办得好”相互促进。召开专门委员会工作会议,落实向主席会议报告工作制度。

要着力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提升履职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委员参加政情通报活动和订单式培训。加强委员服务管理,开展委员向专委会述职、常委向常委会述职,主席会议听取委员履职管理情况汇报等工作。

要着力深化政治机关建设。落实政治机关要求,以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主线,建设学习型机关,打造书香政协。坚持干字当头,建立任务清单、调研清单、督导清单工作推进机制,压实责任链条、严实督导问效、强化激励引导,促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