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主要工作
2024年,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突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深化“三个年”和有进步、有站位、有品牌“三有”争创活动,各项检察工作不断实现新发展。
一、坚持把保障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为大局服务中勇担当
(一)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共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1960人,提起公诉3544人。深入开展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起诉9人。起诉涉毒品类犯罪158人。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532人,起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等犯罪59人,追赃挽损190余万元。
(二)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共办理各类涉企案件322件,起诉227人,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245.5万元。组织送法进企业等宣传活动30余次,化解涉企矛盾纠纷23件。依法惩治企业内部腐败犯罪,起诉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犯罪82人。
(三)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深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5人。设立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站(点)8个,发现线索5条,成案5件。设立地理标志保护检察服务站2个。
(四)依法履行反腐败检察职责
起诉监委移送职务犯罪57人,追缴赃款1.1亿元。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起诉行贿犯罪3人。稳妥行使检察侦查权,立案查办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5人。
二、坚持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在为人民司法中见实效
(一)办好检察为民实事
起诉涉食药犯罪13人,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01件,向侵权者诉请惩罚性赔偿金51万元。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10人。督促清理虚构劳动关系参保68人,追回违规领取的养老金5万余元。
(二)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以“零容忍”态度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起诉249人。建成“一站式”办案区7个,对226名未成年人被害人一次性完成询问、检查、救治。对35名涉案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开展社会调查322次,起诉241人,附条件不起诉68人。开展“控辍保学”专项监督,协同帮助16名未成年人重返学校。214名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聘任102名学生担任“小小法治宣传员”,深入411所学校开展各类普法活动600余场。
(三)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
聚焦军人、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特定群体权益保护,依法支持起诉152件。围绕母婴设施建设开展专项监督,督促新建、完善设施57处。联合军事检察院开展专项监督,办理国防和军事领域、军人军属权益保护公益诉讼案件2件,起诉涉军犯罪1人。积极参与根治“欠薪”专项行动,追回欠薪153.3万元。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67件,为因案致困的401名当事人发放救助金187万元。
(四)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
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普遍性、深层次问题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23件,1件被省检察院通报表扬。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接待来访群众845人次,对769件群众来信做到“件件有回复”。
三、坚持把法律监督作为立身之本,在为法治担当中善作为
(一)刑事检察向“优”升级
共监督侦查机关立(撤)案195件,追捕、追诉154人,对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10件。对全市21个监管场所和社区矫正机构开展巡回检察,书面纠正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违法情形301件,监督纠正不当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274人,市检察院专门巡回检察工作经验被最高检推广。
(二)民事检察向“强”奋进
共办结民事检察监督案件520件,对确有错误的民事裁判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13件,对民事审判和执行活动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276件。对66件不支持监督申请案件强化释法说理,维护司法权威。严惩“假官司”,办理虚假诉讼案件3件,对发现的一起职务犯罪线索移送监委。
(三)行政检察向“实”突破
办结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24件,提请抗诉1件。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23件。监督行政审判和行政执行违法情形195件。开展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发出检察建议115件。推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15件,促“案结事了政通人和”。提出检察意见232件,推动作出行政处罚249人,市检察院行刑反向衔接工作经验被最高检刊载。
(四)公益诉讼检察向“好”拓展
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土国财等法定领域,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92件,提起诉讼25件。创新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专项监督,督促行政机关查验项目工地110个、非道路移动机械473台,整改54台,推动出台机制进一步加强监管。共寻访文物古迹文化遗产73处,督促修复和保护魏长城遗址83处、传统村落15个。
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内生动力,在推进检察现代化中求突破
(一)全面加强检察管理
开展执法司法突出问题自查,评查案件1766件,实现全程、同步、动态监督。对控告申诉案件开展反向审视,市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反向审视案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二)全面优化履职质效
深化一体履职,在全市范围内调用办案人员,组建办案团队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183件,形成“攥指成拳”的监督合力。
(三)全面深化检察改革
完整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强检察官员额动态调整,遴选入额20人,增强办案力量。
(四)全面推进数字检察
应用类案监督模型发现案件线索22条,成案119件。建成数字化档案室,完成全市检察机关办公OA建设,实现文件和档案线上流转、在线归档。
五、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最大原则,在锤炼过硬队伍上出成果
(一)坚决筑牢政治忠诚
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主动向上级党组织报告重大事项66件次,报送的法律监督报告等4份经验材料被批示肯定。
(二)提升队伍专业素能
开展分级分类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等1600余人次,6个团队获评全省优秀办案团队。
(三)深化从严管党治检
坚持严管就是厚爱,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专题党课、警示教育、廉政教育等活动35次。主动记录报告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事项767件。
(四)自觉接受各方监督
积极配合各级人大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调研、述职评议等工作13次,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公益诉讼检察等工作。
2025年工作安排
总体要求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市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市委全会部署,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基本价值追求落实到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中,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以法治力量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以更高站位加强政治建设。
以更高标准建设平安渭南。
以更细举措保障中心大局。
以更实履职提升法律监督质效。
以更严要求打造过硬队伍。
(渭南日报记者 姜晓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