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足彩

图片
首页/ 专题专栏 / 渭南两会 / 2025年 / 报告解读 / 正文

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来源:渭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5-02-20 08:22

2024年主要工作

2024年,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市政府和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工作部署,严格执行市人大会议决议,忠实履行法定职责,主动服务发展大局,从严从实管理队伍,为渭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98329件,审执结91276件,其中市中院受理7181件,审执结6795件。全市法院执法办案和重点工作综合评价位居全省第二,市中院被省高院表彰为优秀单位。

一、坚持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一)惩治并重全力守护平安渭南

全市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2427件,判处罪犯3491人。审结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案件128件191人。审结涉毒品犯罪案件69件153人。审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犯罪案件54件180人。审结盗窃、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案件865件1342人。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12件179人。审结职务犯罪案件47件50人。

(二)府院联动合力共建法治渭南

全市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406件,一审行政案件协调化解率上升8.25%、上诉率下降6.35%、申诉申请再审率下降5.44%。全市法院与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工作会商55次,公职人员旁听庭审877人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100%。全年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43次。

(三)攻坚执行协力共创诚信渭南

全市法院执结各类案件35090件,执行到位金额59.94亿元。其中执结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民生案件12756件。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通过促成和解等方式为178家被执行企业缓解债务压力,将履行完毕裁判义务的183家被执行企业及时移出“黑名单”,发出《执行预处罚告知书》229份,出具《自动履行证明书》451份。蒲城法院“立审执一体化”机制受到最高人民法院肯定。

二、坚持服务大局,护航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一)司法赋能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全市法院审结一审商事案件12748件。持续开展“双包一解”活动,深入176家企业开展送法上门活动,帮助解决涉法问题133个。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为相关企业追回欠款9950余万元。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92件。

(二)履职尽责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全市法院审结一审建设工程合同纠纷1333件,审结涉金融借款合同、民间借贷案件10337件。指导临渭、白水等基层法院成立金融纠纷调解室(中心),化解涉金融纠纷844件,执结涉金融案件2028件。审结破产案件22件,帮助企业化解债务10.64亿元,盘活资金1.2亿元,安置职工546人。

(三)协同发力筑牢生态法治屏障

落实环资案件“三合一”审判,审结各类环资案件103件,发布环资审判典型案例8件,2件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设立环境资源审判专家库,成立黄河文化“非遗保护调解中心”,推动全市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增至21个。最高人民法院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暨司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在渭南召开。

三、坚持为民司法,促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一)定分止争强化民生权益保障

全市法院审结一审民事案件26775件,65%的案件调撤结案。其中审结房屋买卖案件444件;审结劳动争议案件823件,帮助212名农民工追回欠薪611万元;审结买卖合同等案件4085件;审结婚姻家事纠纷8795件,发出“四令一书”1106份;审结涉军案件22件,市中院被中部战区和北京市等七省(市)政法委联合表彰为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先进单位。

(二)多向发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全市法院办结群众来信945件,院庭长带头接访268次816人,化解处置涉诉信访案件174件。全市法院为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用125案649.76万元。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25件,为252名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发放救助金560余万元。

(三)多措并举促推矛盾纠纷防治

全市法院诉前调解成功案件31251件。发出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36件。推动新建巡回审判点11个,建设乡镇(街道)法务庭14个、村(社区)法官工作站21个。

四、坚持守正创新,促进审执工作提质增效

(一)开展专项行动提升案件质效

开展省高院部署的“三项整治”活动,提出16项针对性整改措施。从市中院、基层法院两个层面提出31项优化措施。全市法院一审案件发改率持续下降,案件平均审理时间有效缩短,执行到位率明显提高,审判执行质效位居全省第二。

(二)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实行员额动态管理,建立法官业绩和干警履职档案,市中院《探索实践差异化精细化员额法官考核》案例被推荐至最高人民法院。全市法院院庭长阅核案件31925件,纠正法律适用问题310个。

市中院召开专业法官会议54次讨论案件265件,召开审委会42次研讨案件255件。全市法院评查发改案件260件。

(三)优化服务效能满足多元需求

严格执行立案登记制,升级服务方式,简化缴退费流程,诉讼服务更加便民。构建“诉前鉴定+诉前调解”联动解纷模式,鉴定周期缩短 13天,重复鉴定案件下降18.1%。市中院民事、行政二审立案前调解机制被省高院推广。全市法院网上立案率为33.5%,电子送达成功率为91.97%。市中院和澄城、大荔法院新审判法庭投入使用,华阴桃下等10个基层人民法庭完成升级改造。

五、坚持从严治院,锻造忠诚干净担当队伍

(一)政治引领锤炼绝对忠诚品格

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26次。市中院新增五星级党支部3个,5个党支部进位一类支部。

(二)提升素能激发实干担当动力

全市法院组织各类培训71期2800余人次,举办“渭法大讲堂”4期。4篇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参考案例和中国法院年度案例,7篇案例入选省级典型案例。21篇学术论文、调研报告获得省级以上表彰,34篇理论文章和宣传稿件被《人民法院报》等中央纸媒刊载。

(三)正风肃纪筑牢廉洁司法防线

贯通抓好党纪教育和党性教育、廉洁教育,召开“说案例、话纪法”警示教育座谈会,对华阴和潼关法院开展政治督察暨司法巡查,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精准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召开司法作风监督员座谈会征求意见20条,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2679件,公开裁判文书46859件。

2025年工作安排

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工作部署、市人大本次会议决议和上级法院工作要求,紧扣省市深化“三个年”活动,锚定“走在前、创一流,加快推进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努力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渭南实践。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筑牢政治忠诚,坚定司法工作正确方向。

充分发挥职能,服务保障发展稳定大局。

践行司法为民,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底色。

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法院工作现代化。

坚持严管厚爱,锻造忠诚干净担当队伍。

(渭南日报记者 刘娜 整理)